一種物流搬運叉車的制作方法
【專利說明】一種物流搬運叉車
[0001]
技術領域
[0002]本發明涉及叉車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物流搬運叉車。
[0003]
【背景技術】
[0004]隨著物流業的高速發展,廂式貨車、小型貨車在物流業的使用越來越普遍,這些車輛上貨物的裝卸有其自身的特點,所載貨物不重,卻又超出人力的搬運范圍;裝卸貨地點缺少或沒有叉車,零時租賃叉車費時又不經濟;有的廂式貨車,由于叉車不能進入貨廂作業,貨物裝卸比較麻煩。而目前國內市場上還沒有一種經濟、實用的產口來解決這類車輛貨物的裝卸問題。
[0005]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物流搬運叉車,該搬運叉車可以依靠自身動力,帶貨攀登車輛貨臺或者取貨爬下車輛貨臺。
[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包括帶有萬向輪的車身總成、固定在車身總成上的貨叉總成、設置在車身總成下方并與車身總成構成滑動配合的行走支腳,所述的貨叉總成包括左、右貨叉以及連接在左、右貨叉后端的固定架,所述的固定架上設置有起升油缸,且起升油缸在動力裝置的作用下驅動貨叉總成沿鉛垂方向運動,所述左、右貨叉的前部設有平衡塊,后部為凹槽,所述的行走支腳包括左、右行走支腳,所述左、右行走支腳的一端分別設有腳輪,所述左、右行走支腳的另一端設有將兩者連成一體的連接件,在初始狀態下,左、右行走支腳與左、右貨叉處于相同水平面內,且左、右行走支腳設有腳輪的一端位于左、右貨叉后部的凹槽中。
[0008]所述的固定架為呈鉛垂方向布置的架體,其遠離左、右貨叉的端面上設有容納起升油缸的油缸支架,所述的車身總成上設有容納油缸支架的軌道,所述的軌道整體呈U型槽狀結構,軌道的槽口處向內設有防止油缸支架脫落的擋條,所述的油缸支架上設有與軌道構成滾動配合的滾輪軸承。
[0009]所述的油缸支架上設有水平方向布置的平板,所述的起升油缸呈鉛垂方向設置,所述起升油缸的頂出端固定在平板上,起升油缸的缸體端固定在車身總成上,所述的貨叉總成在起升油缸的作用下沿軌道限定的方向上下運動。
[0010]所述的車身總成包括底板,底板的側面設有呈鉛垂方向布置的擋板,所述的底板上設有動力裝置及電池,所述的軌道垂直設置在底板上且位于動力裝置及電池之間。
[0011]所述的底板上還設有機罩,所述的機罩、底板及擋板形成容納動力裝置及電池的密閉空間,所述的機罩及擋板上還設有與軌道相配合的缺口,所述的機罩上設有控制開關及電控系統。
[0012]所述的軌道中部位置設有行車把手,所述的行車把手可轉動的固定在軌道上,行車把手處于初始狀態時,行車把手平行于軌道且處于貼近軌道的垂直位置,行車把手處于人力牽引狀態時,行車把手從垂直位置轉動至水平位置。
[0013]所述底板的下方設有容納左、右行走支腳并與左、右行走支腳構成滑動配合的兩個導槽,兩個導槽的外側分別設有萬向輪。
[0014]所述的連接件上垂直設有把手,所述的把手整體呈倒U型設置。
[0015]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發明通過動力裝置驅動起升油缸,起升油缸帶動貨叉總成上下運動,通過車身總成下方的萬向輪實現搬運叉車的行走,既可帶貨攀登車輛貨臺,又能取貨爬下車輛貨臺,極大地提高了物流效率。
[0016]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發明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立體狀態示意圖一;
圖3是本發明的立體狀態示意圖二 ;
圖4是本發明的使用狀態示意圖一;
圖5是本發明的使用狀態示意圖二;
圖6是本發明的使用狀態示意圖三;
圖7是本發明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四;
圖8是本發明的使用狀態不意圖五;
圖9是本發明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六;
圖10是本發明的使用狀態示意圖七;
圖11是本發明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八;
圖12是本發明的使用狀態示意圖九;
圖13是本發明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十;
圖14是本發明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十一;
圖15是本發明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十二 ;
圖16是本發明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十三;
圖17是本發明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十四。
[0018]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圖3所示的一種物流搬運叉車,包括帶有萬向輪11的車身總成1、固定在車身總成I上的貨叉總成2、設置在車身總成I下方并與車身總成構成滑動配合的行走支腳3,貨叉總成2包括左、右貨叉21、22以及連接在左、右貨叉21、22后端的固定架23,固定架23上設置有起升油缸4,且起升油缸4在動力裝置5的作用下驅動貨叉總成2沿鉛垂方向運動,左、右貨叉21、22的前部設有平衡塊6,后部為凹槽7;當搬運叉車的車身總成在貨臺上懸空時,由于平衡塊的存在,使得整車的重心依然保持在貨臺內,從而保持整車的懸空平衡;行走支腳3包括左、右行走支腳31、32,左、右行走支腳31、32的一端分別設有腳輪33,左、右行走支腳31、32的另一端設有將兩者連成一體的連接件34,在初始狀態下,左、右行走支腳31、32與左、右貨叉21、22處于相同水平面內,且左、右行走支腳31、32設有腳輪33的一端位于左、右貨叉21、22后部的凹槽7中。
[0020]進一步的,固定架23為呈鉛垂方向布置的架體,其遠離左、右貨叉21、22的端面上設有容納起升油缸4的油缸支架24,車身總成I上設有容納油缸支架24的軌道12,軌道12整體呈U型槽狀結構,軌道12的槽口處向內設有防止油缸支架24脫落的擋條121,油缸支架24上設有與軌道12構成滾動配合的滾輪軸承25,即由于滾輪軸承的存在,貨叉總成在起升油缸的推動下可沿車身總成上下滑動。
[0021]進一步的,油缸支架24上設有水平方向布置的平板241,起升油缸4呈鉛垂方向設置,起升油缸4的頂出端固定在平板241上,起升油缸4的缸體端固定在車身總成I上,貨叉總成2在起升油缸4的作用下沿軌道12限定的方向上下運動。
[0022]進一步的,車身總成I包括底板13,底板13的側面設有呈鉛垂方向布置的擋板14,底板13上設有動力裝置5及電池8,軌道12垂直設置在底板13上且位于動力裝置5及電池6之間。
[0023]進一步的,底板13上還設有機罩15,機罩15、底板13及擋板14形成容納動力裝置5及電池9的密閉空間,機罩15及擋板14上還設有與軌道12相配合的缺口,機罩15上設有控制開關及電控系統;這里的控制開關及電控系統與現有叉車的相同,具體結構不再贅述,可參見現有技術。
[0024]進一步的,軌道12中部位置設有行車把手16,行車把手16可轉動的固定在軌道12上,行車把手處于初始狀態時,行車把手平行于軌道且處于貼近軌道的垂直位置,行車把手處于人力牽引狀態時,行車把手從垂直位置轉動至水平位置。行車把手的設置是為了方便操作人員拖動整個搬運叉車,搬運叉車在萬向輪的作用下實現轉運。
[0025]進一步的,底板13的下方設有容納左、右行走支腳31、32并與左、右行走支腳31、32構成滑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