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金針菇復壯培養基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用真菌菌株復壯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金針菇復壯用培養基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近年來金針菇工廠化栽培的快速發展,菌種質量的控制愈見重要,連續的生產過程中優質金針菇菌種在PDA培養基上會發生退化,金針菇菌種退化后,會導致后期出菇的大量減產甚至絕產。金針菇菌種退化極難從感官上進行判斷,目前很多金針菇工廠中發生過金針菇菌種退化導致減產的事件。本發明針對金針菇菌種在PDA培養基上易退化的現象,設計出一種可以對退化或未未退化菌種進行復壯的培養基,通過觀察該配方中的溴百里芬藍(B T B)顏色變化,可以直觀的判斷復壯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材料來源簡單,復壯周期短,準確性高,通過觀察顏色變化可以快速判斷金針菇菌種是否復壯成功的金針菇菌種復壯培養基及其制備方法。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金針菇復壯培養基,所用原料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
玉米芯30-45份、米糠10-17份、鋸末20-40份、河泥6_10份、玉米面2.5-5份、小麥麥麩5-10份、石骨3-9份、甘草洛1-5份、甜菜洛1-5份、溴百里酹藍0.05-2份、水140-190 份。·作為優選,一種金針菇復壯培養基,所用原料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
玉米芯30-35份、米糠10-15份、鋸末35-40份、河泥6_10份、玉米面2.5-5份、石膏3-6份、小麥麥麩5-10份、甘草渣1-3份、甜菜渣1-3份、溴百里酚藍1-2份、水165-186份。—種金針菇復壯培養基的制備方法,按照以下步驟進行:先將所述金針菇培養基原料粉碎成顆粒,將溴百里酚藍溶解于部分所述水中,全部溶解即可,得到溴百里酚藍溶液;然后將粉碎的玉米芯、鋸末按所述比例混合,進行混勻10-30min后,加入所述溴百里酚藍溶液;再按所述比例加入米糠、河泥、玉米面、石膏、小麥麥麩、甘草渣、甜菜渣,進行二次混勻,混勻時加入剩余所述水,攪拌20-45min即得到成品培養基。所述玉米芯的顆粒度在6mm以下,所述鋸末的顆粒度在5mm以下,所述河泥干燥磨細過150目篩,所述玉米面粒度小于100目。所述成品培養基的含水量為62%_65%。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所采用的復壯培養基添加了溴百里酚藍,由于活性好的金針菇菌種對溴百里芬藍有很強的脫色能力,對通過菌種復壯培養基脫色反應,可以短時間內檢測出退化的菌種是否復壯成功;菌種復壯培養基比普通培養基相比木屑含量高、特別加入了河泥,營養成分較一般栽培培養基低,為木腐菌菌種提供苛刻的環境,可以對菌種進行重新選擇,經過2-3次復壯可以同時淘汰弱勢菌絲。利用復壯培養基,可以有效解決預防金針菇菌種在PDA培養基長期傳代導致的菌種退化問題,在發生菌種退化后可以利用復壯培養基,淘汰活性弱的菌種,重新選出活性強的菌種。在培養基使用時,將退化的菌種在超凈平臺中接種如復壯培養基,21°C -23°c培養,濕度60%,培養40天,再次接入新的復壯培養基,測試菌種脫色能力,若菌種恢復脫色能力則復壯成功,若菌種脫色能力較弱,再次接種復壯培養基中復壯培養,直到分離出較強脫色能力的菌種。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
金針菇復壯培養基制備的方法:先將所述金針菇培養基原料:玉米芯、米糠、楊木鋸末、河泥、玉米面、小麥麥麩、石膏、甘草渣、甜菜渣粉碎成顆粒,所述玉米芯的顆粒度在6mm以下,所述楊木鋸末的顆粒度在5_以下,所述河泥干燥磨細過150目篩,所述玉米面粒度小于100目;將2份溴百里酚藍溶解于50份水中,得到溴百里酚藍溶液;然后將粉碎的玉米芯、楊木鋸末按重量份玉米芯30份、鋸末20份混合,進行混勻30min后,加入所述溴百里酚藍溶液;再按重量份加入米糠17份、河泥10份、玉米面2.5份、小麥麥麩10份、石膏9份、甘草渣I份、甜菜渣5份,進行二次混勻,混勻時加入140份水,攪拌45min即得到成品培養基,其含水量為64.7%。實施例2
金針菇復壯培養基制備的方法:先將所述金針菇培養基原料:玉米芯、米糠、鋸末、河泥、玉米面、小麥麥麩、石膏、甘草渣、甜菜渣粉碎成顆粒,所述玉米芯的顆粒度在6mm以下,所述鋸末的顆粒度在5mm以下,所述`河泥干燥磨細過150目篩,所述玉米面粒度小于100目;將I份溴百里酚藍溶解于100份水中,得到溴百里酚藍溶液;然后將粉碎的玉米芯、鋸末按重量份玉米芯35份、鋸末35份混合,進行混勻IOmin后,加入所述溴百里酚藍溶液;再按重量份加入米糠15份、河泥6份、玉米面2.5份、小麥麥麩10份、石膏3份、甘草渣3份、甜菜渣3份,進行二次混勻,混勻時加入65份水,攪拌20min即得到成品培養基,其含水量為62.5%。實施例3
金針菇復壯培養基制備的方法:先將所述金針菇培養基原料:玉米芯、米糠、鋸末、河泥、玉米面、紅皮冬小麥麥麩、石膏、甘草渣、甜菜渣粉碎成顆粒,所述玉米芯的顆粒度在6mm以下,所述鋸末的顆粒度在5_以下,所述河泥干燥磨細過150目篩,所述玉米面粒度小于100目;將0.05份溴百里酚藍溶解于30份水中,得到溴百里酚藍溶液;然后將粉碎的玉米芯、鋸末按重量份玉米芯45份、鋸末40份混合,進行混勻20min后,加入所述溴百里酚藍溶液;再按重量份加入米糠10份、河泥6份、玉米面5份、紅皮冬小麥麥麩5份、石膏3份、甘草渣5份、甜菜渣I份,進行二次混勻,混勻時加入110份水,攪拌20min即得到成品培養基,其含水量為63.2%。
實施例4
金針菇復壯培養基制備的方法:先將所述金針菇培養基原料:玉米芯、米糠、鋸末、河泥、玉米面、小麥麥麩、石膏、甘草渣、甜菜渣粉碎成顆粒,所述玉米芯的顆粒度在6mm以下,所述鋸末的顆粒度在5mm以下,所述河泥干燥磨細過150目篩,所述玉米面粒度小于100目;將1.6份溴百里酚藍溶解于60份水中,得到溴百里酚藍溶液;然后將粉碎的玉米芯、鋸末按重量份玉米芯30份、鋸末40份混合,進行混勻15min后,加入所述溴百里酚藍溶液;再按重量份加入米糠10份、河泥10份、玉米面5份、小麥麥麩5份、石膏6份、甘草渣I份、甜菜渣I份,進行二次混勻,混勻時加入126份水,攪拌40min即得到成品培養基,其含水量為64.4%。實施例5
金針菇復壯培養基制備的方法:先將所述金針菇培養基原料:玉米芯、米糠、鋸末、河泥、玉米面、小麥麥麩、石膏、甘草渣、甜菜渣粉碎成顆粒,所述玉米芯的顆粒度在6mm以下,所述鋸末的顆粒度在5mm以下,所述河泥干燥磨細過150目篩,所述玉米面粒度小于100目;將1.3份溴百里酚藍溶解于40份水中,得到溴百里酚藍溶液;然后將粉碎的玉米芯、鋸末按重量份玉米芯33份、鋸末37份混合,進行混勻25min后,加入所述溴百里酚藍溶液;再按重量份加入米糠12份、河泥8份、玉米面4份、小麥麥麩7份、石膏5份、甘草渣2份、甜菜渣2份,進行二次混勻,混勻時加入130份水,攪拌35min即得到成品培養基,其含水量為63.8%。本發明可用其他的不違背本發明的精神或主要特征的具體形式來概述。因此,無論從那一點來看,本發明的上述實施方案都只能認為是對本發明的說明而不能限制發明,權利要求書指出了本發明的范圍,而上述的說明并未指出本發明的范圍,因此,在與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書相當的含義和 范圍內的任何變化,都應認為是包括在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金針菇復壯培養基,其特征在于所用原料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 玉米芯30-45份、米糠10-17份、鋸末20-40份、河泥6_10份、玉米面2.5-5份、小麥麥麩5-10份、石骨3-9份、甘草洛1-5份、甜菜洛1-5份、溴百里酹藍0.05-2份、水140-190 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金針菇復壯培養基,其特征在于所用原料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 玉米芯30-35份、米糠10-15份、鋸末35-40份、河泥6_10份、玉米面2.5-5份、石膏3-6份、小麥麥麩5-10份、甘草渣1-3份、甜菜渣1-3份、溴百里酚藍1-2份、水165-186份。
3.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針菇復壯培養基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驟進行:先將所述金針菇培養基原料粉碎成顆粒,將溴百里酚藍溶解于部分所述水中,全部溶解即可,得到溴百里酚藍溶液;然后將粉碎的玉米芯、鋸末按所述比例混合,進行混勻10-30min后,加入所述溴百里酚藍溶液;再按所述比例加入米糠、河泥、玉米面、石膏、小麥麥麩、甘草渣、甜菜渣,進行二次混勻,混勻時加入剩余所述水,攪拌20-45min即得到成品培養基。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金針菇復壯培養基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芯的顆粒度在6_以下,所述鋸末的顆粒度在5_以下,所述河泥干燥磨細過150目篩,所述玉米面權度小于100目。
5.根據權利要求3所 述一種金針菇復壯培養基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培養基的含水量為62%-65%。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食用真菌菌株復壯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金針菇復壯用培養基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材料來源簡單,復壯周期短,準確性高,通過觀察顏色變化可以快速判斷金針菇菌種是否復壯成功的金針菇菌種復壯培養基及其制備方法,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金針菇復壯培養基,所用原料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玉米芯30-45份、米糠10-17份、鋸末20-40份、河泥6-10份、玉米面2.5-5份、小麥麥麩5-10份、石膏3-9份、甘草渣1-5份、甜菜渣1-5份、溴百里酚藍0.05-2份、水140-190份;本發明用于對退化的金針菇菌種進行復壯。
文檔編號C05G3/00GK103232300SQ201310205810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5月28日
發明者顏丙強, 鞏玉輝, 陳翠翠, 張寧, 宋芳芳 申請人:山西嘉沁農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