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即食蘸醬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即食蘸醬及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黃豆醬20?36份;豆瓣醬12?21.6份;排骨醬1.28?2.4份;辣椒醬1.6?3份;白糖0.8?1.8份;小米椒0.064?0.12份;大蔥8?14.4份;食用油6.4?12份;食用鹽0.12?0.24份;醬油0.08?0.18份。制備方法為:將上述原料于30?40℃下油炒,然后進行熬制,冷卻出鍋后即得。本發明將半成品的黃豆醬、豆瓣醬、排骨醬、辣椒醬作為基料,輔以爆香的大蔥、米椒等進行調味,配伍合理,加工程序嚴格,無需二次加工,開蓋即食,同時適用于夾饃、拌面、燒魚等,口感鮮美、營養豐富、便于攜帶和儲存。
【專利說明】
一種即食蘸醬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食品加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即食蘸醬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醬是以豆類、小麥粉、水果、肉類或魚蝦等物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糊狀調味品,它起源于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常見的醬類包括以小麥粉為主要原料的甜面醬、以豆類為主要原料的豆瓣醬、以及肉醬、魚醬和果醬等,其中甜面醬和豆瓣醬為半成品,主要作為調味醬用于烹制其他非佐料菜肴,很少作為即食產品食用,外出旅游或佐餐時等不便于直接使用;另外,雖然目前市場上的可即食的醬料種類繁多,但仍難以滿足現今市場上多樣的口味風格。
【發明內容】
[0003]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口味鮮美、營養豐富、便于攜帶和儲存、適合旅客途中食用的即食蘸醬及其制備方法。
[0004]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5]—種即食蘸醬,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黃豆醬20-36份;豆瓣醬12-21.6份;排骨醬I.28-2.4份;辣椒醬I.6-3份;白糖0.8-1.8份;小米椒0.064-0.12份;大蔥8-14.4份;食用油6.4-12份;食用鹽0.12-0.24份;醬油0.08-0.18份。
[0006]優選地:上述即食蘸醬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黃豆醬25-30份;豆瓣醬15-18份;排骨醬1.6-2份;辣椒醬2-2.5份;白糖1-1.5份;小米椒0.08-0.1份;大蔥10-12份;食用油8-10份;食用鹽0.15-0.2份;醬油0.1-0.15份。
[0007]進一步地:上述即食蘸醬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黃豆醬28份;豆瓣醬16份;排骨醬1.8份;辣椒醬2.3份;白糖1.2份;小米椒0.09份;大蔥11份;食用油9份;食用鹽0.17份;醬油0.13份。
[0008]上述黃豆醬、豆瓣醬、排骨醬購買自市場,生產廠家為海天味業。
[0009]優選地:所述辣椒醬為油制辣椒醬;其中辣椒醬為辣妹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的辣妹子辣椒醬。
[0010]優選地:所述醬油為生抽醬油。
[0011 ] 一種制備上述即食蘸醬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2](I)按上述重量份分別稱取黃豆醬、豆瓣醬、排骨醬和辣椒醬,并將其混合均勻,得混合物料;
[0013](2)將大蔥及小米椒洗凈、去雜,然后將大蔥切為蔥段,將小米椒切為米椒圈備用;
[0014](3)將上述重量份的食用油加熱至30_40°C后,倒入所述蔥段翻炒3-5次后,依次倒入所述米椒圈、混合物料、醬油、食用鹽和白糖熬制至紅色膏狀、冷卻后即得即食蘸醬。
[0015]優選地:步驟(2)中所述蔥段的長度為1-2_,辣椒圈的長度為0.8-1_。
[0016]優選地:步驟(3)中所述熬制為于90-100°C溫度下熬制40-50min。
[0017]黃豆醬又稱大豆醬、豆醬,用黃豆炒熟磨碎后發酵而制成,是我國傳統的調味醬。黃醬有濃郁的醬香和酯香,咸甜適口,用于醮、燜、蒸、炒、拌等各種烹調方式,黃豆醬的藥理作用:有補中益氣,健脾利濕,止血降壓,澀精止帶的功效;主治中氣不足,倦怠少食,高血壓,咯血,衄血,婦女帶下等病癥;可延緩動脈硬化,降低膽固醇,促進腸蠕動,增進食欲;同時它還含有大腦和神經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磷脂,并含有豐富的膽堿,有健腦作用,可增強記憶力;黃豆醬是降低前列腺增生癥及腸癌發病率的食療佳品。
[0018]豆瓣醬是由各種微生物相互作用,產生復雜生化反應,而釀造出來的一種發酵紅褐色調味料,它是由蠶豆(華南,西南等地用蠶豆,中原,華東地區多用黃豆)、曲子(一種用來發酵的菌)、鹽、做成的。豆瓣醬的主要成分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鈣、磷、鐵等,這些都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2、豆瓣醬富含優質蛋白質,烹飪時不僅能增加菜品的營養價值,而且蛋白質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生成氨基酸,可使菜品呈現出更加鮮美的滋味,有開胃助食的功效;3、豆瓣醬中還富含亞油酸,亞麻酸,對人體補充必須脂肪酸和降低膽固醇均有益處,從而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4、豆瓣醬中的脂肪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和大豆磷脂,有保持血管彈性、健腦和防止脂肪肝形成的作用。
[0019]排骨醬以天然釀造曬豉、大蒜、辣椒、白糖、番茄、芝麻為主要原料,配以其他調味料精制而成,其醬香有鮮甜微咸,色澤光亮,呈深紅色適合烹調各種紅燒類燜類菜肴。
[0020]辣椒醬有油制和水制兩種,油制是用芝麻油和辣椒制成,顏色鮮紅,上面浮著一層芝麻油,容易保存;水制是用水和辣椒制成,顏色鮮紅,加入蒜,姜,糖,鹽,可以長期保存,味道更鮮美。辣椒醬具有以下功效:1、解熱鎮痛:辣椒辛溫,能夠通過發汗而降低體溫,并緩解肌肉疼痛,因此具有較強的解熱鎮痛作用;2、預防癌變:辣椒的有效成分辣椒素是一種抗氧化物質,它可阻止有關細胞的新陳代謝,從而終止細胞組織的癌變過程,降低癌癥細胞的發生率;3、增加食欲、幫助消化:辣椒強烈的香辣味能刺激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增加食欲,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4、降脂減肥:辣椒所含的辣椒素,能夠促進脂肪的新陳代謝,防止體內脂肪積存,有利于降脂減肥防病。
[0021]醬油是以大豆、小麥等原料,經過原料預處理、制曲、發酵、浸出淋油及加熱配制等工藝生產出來的調味品,營養極其豐富,主要營養成份包括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質、糖類、酸類等,色澤紅褐色,有獨特醬香,滋味鮮美,有助于促進食欲。醬油一般有老抽和生抽兩種:生抽較咸,用于提鮮;老抽較淡,用于提色。醬油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可降低人體膽固醇,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醬油能產生一種天然的防氧化成分,它有助于減少自由基對人體的損害,其功效比常見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E等防氧化劑高十幾倍,用一點點醬油所達到抑制自由基的效果,與一杯紅葡萄酒相當。
[0022]小米椒是辣椒的一種,一般指朝天椒,個體小,未成熟時為淡綠色,成熟為橙黃色,干小米椒為紅帶橙黃色,大紅色的則不是該品種。其富含VC,胡蘿卜素,含蛋白質,糖類,礦物質(鈣,磷,鐵,砸,鈷),色素(隱黃素,辣椒紅素,微量辣椒玉紅素),龍葵素,脂肪油,樹脂,揮發油,辣味成分(辣椒堿,二氫辣椒堿,高辣椒堿等),性味辛辣熱,具有溫中健胃,殺蟲功效,主治胃寒食飲不振,消化不良,風濕腰痛,腮腺炎,多發性癤腫等癥,辣椒素也是一種潛在的抗癌物質,抗氧化劑。
[0023]大蔥,學名:(Alliumf istulosum L.var.giganteum Mak1n),別名:蔥、青蔥、四季蔥、事菜,是蔥的一種,可分為普通大蔥、分蔥、胡蔥和樓蔥四個類型。大蔥味辛,性微溫,具有發表通陽,有解毒調味,發汗抑菌和舒張血管的作用。主要用于風寒感冒、惡寒發熱、頭痛鼻塞,陰寒腹痛,痢疾泄瀉,蟲積內阻,乳汁不通,二便不利等癥狀。大蔥含有揮發油,油中主要成分為蒜素,又含有二烯內基硫醚、草酸鈣。另外,還含有脂肪、糖類、胡蘿卜素等、維生素B、維生素C、煙酸、鈣、鎂、鐵等成分。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圓筒形,中間空,脆弱易折,呈青色。在東亞國家以及各處華人地區中,蔥常作為一種很普遍的香料調味品或蔬菜食用,在東方烹調中占有重要的角色。
[0024]本發明將半成品的黃豆醬、豆瓣醬、排骨醬、辣椒醬作為基料,輔以爆香的大蔥、小米椒等進行調味,配伍合理,加工程序嚴格,不添加任何香精和防腐劑,無需二次加工,開蓋即食,同時適用于夾饃、拌面、燒魚等,口感鮮美、營養豐富、便于攜帶和儲存,適合旅客途中食用,方便、快捷、省時、省力、省心。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通過三個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0026]實施例1
[0027]一種即食蘸醬,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黃豆醬20份;豆瓣醬12份;排骨醬1.28份;油制辣椒醬1.6份;白糖0.8份;小米椒0.064份;大蔥8份;食用油6.4份;食用鹽0.12份;生抽醬油0.08份。
[0028]其制備方法為:
[0029](I)按上述重量份分別稱取黃豆醬、豆瓣醬、排骨醬和辣椒醬,并將其混合均勻,得混合物料;
[0030](2)將大蔥及小米椒洗凈、去雜,然后將大蔥切為長度為Imm的蔥段,將小米椒切為長度為0.8mm米椒圈備用;
[0031](3)將上述重量份的食用油倒入炒鍋內加熱至30°C后,倒入所述蔥段翻炒3次后,依次倒入所述米椒圈、混合物料、醬油、食用鹽和白糖文,于90°C溫度下熬制40min、冷卻出鍋后即得即食蘸醬。
[0032]實施例2
[0033]一種即食蘸醬,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黃豆醬28份;豆瓣醬16份;排骨醬1.8份;油制辣椒醬2.3份;白糖1.2份;小米椒0.09份;大蔥11份;食用油9份;食用鹽0.17份;生抽醬油0.13份。
[0034]其制備方法為:
[0035](I)按上述重量份分別稱取黃豆醬、豆瓣醬、排骨醬和辣椒醬,并將其混合均勻,得混合物料;
[0036](2)將大蔥及小米椒洗凈、去雜,然后將大蔥切為長度為1.5_的蔥段,將小米椒切為長度為0.9mm米椒圈備用;
[0037](3)將上述重量份的食用油倒入炒鍋內加熱至35°C后,倒入所述蔥段翻炒4次后,依次倒入所述米椒圈、混合物料、醬油、食用鹽和白糖,于95°C溫度下熬制45min,冷卻出鍋后即得即食蘸醬。
[0038]實施例3
[0039]一種即食蘸醬,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黃豆醬36份;豆瓣醬21.6份;排骨醬2.4份;油制辣椒醬3份;白糖1.8份;小米椒0.12份;大蔥14.4份;食用油12份;食用鹽0.24份;生抽醬油0.18份。
[0040]其制備方法為:
[0041 ] (I)按上述重量份分別稱取黃豆醬、豆瓣醬、排骨醬和辣椒醬,并將其混合均勻,得混合物料;
[0042](2)將大蔥及小米椒洗凈、去雜,然后將大蔥切為長度為2mm的蔥段,將小米椒切為長度為Imm米椒圈備用;
[0043](3)將上述重量份的食用油倒入炒鍋內加熱至40°C后,倒入所述蔥段翻炒5次后,依次倒入所述米椒圈、混合物料、醬油、食用鹽和白糖,于100 °C溫度下熬制50min,冷卻出鍋后即得即食蘸醬。
[0044]上述實施例中所述的黃豆醬為海天味業提供的海天黃豆醬、豆瓣醬為海天味業提供的海天豆瓣醬、排骨醬為海天味業提供的海天錦上鮮排骨醬、辣椒醬為辣妹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辣妹子辣椒醬。
[0045]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即食蘸醬,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黃豆醬20-36份;豆瓣醬12-21.6份;排骨醬I.28-2.4份;辣椒醬I.6-3份;白糖0.8-1.8份;小米椒0.064-0.12份;大蔥8-14.4份;食用油6.4-12份;食用鹽0.12-0.24份;醬油0.08-0.18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即食蘸醬,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黃豆醬25-30份;豆瓣醬15-18份;排骨醬1.6-2份;辣椒醬2-2.5份;白糖1_1.5份;小米椒0.08-0.1份;大蔥10-12份;食用油8-10份;食用鹽0.15-0.2份;醬油0.1 -0.15份。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即食蘸醬,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黃豆醬28份;豆瓣醬16份;排骨醬1.8份;辣椒醬2.3份;白糖1.2份;小米椒0.09份;大蔥11份;食用油9份;食用鹽0.17份;醬油0.13份。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即食蘸醬,其特征在于,所述辣椒醬為油制辣椒醬。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即食蘸醬,其特征在于,所述醬油為生抽醬油。6.—種制備如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即食蘸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按上述重量份分別稱取黃豆醬、豆瓣醬、排骨醬和辣椒醬,并將其混合均勻,得混合物料; (2)將大蔥及小米椒洗凈、去雜,然后將大蔥切為蔥段,將小米椒切為米椒圈備用; (3)將上述重量份的食用油加熱至30-40°C后,倒入所述蔥段翻炒3-5次后,依次倒入所述米椒圈、混合物料、醬油、食用鹽和白糖熬制至紅色膏狀、冷卻后即得即食蘸醬。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蔥段的長度為l-2mm,辣椒圈的長度為0.8-lmm。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熬制為于90-100°C溫度下熬制 40_50min。
【文檔編號】A23L27/60GK105901662SQ201610238891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8日
【發明人】裴志偉
【申請人】裴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