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無內泄雙向液壓鎖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無內泄雙向液壓鎖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壓系統中的部件結構,具體涉及一種控制油缸上升或下降的無內泄雙向液壓鎖。
背景技術:
[0002]雙向液壓鎖的工作原理是油液從一進油口進入鎖腔,壓力把中間的控制滑閥向另一邊推動打開回油腔的單向閥,此時油液打開進油腔的單向閥,從而控制油缸的上升或下降。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雙向液壓鎖的鎖體與中間的控制滑閥多為孔軸配合結構,要使液壓鎖反應靈敏,就要求鎖體與控制滑閥是間隙配合,這樣就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內泄,也就是進油口的油液會在壓力作用下從孔軸配合的間隙流入回油腔,使液壓系統功效降低。液壓鎖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因控制滑閥和鎖體摩擦,導致間隙越來越大,內泄也會越來越嚴重,壓力損失也會越來越大,最終導至系統內工作壓力不足,甚至系統無法工作。所以單純的孔軸配合結構打開進出油口必有不同程度的內泄,且加工精度較難掌握。發明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無內泄雙向液壓鎖,完全無內泄,使用壽命長,便于加工,且維修方便及維修成本低。[0004]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0005]無內泄雙向液壓鎖,包括閥體及設于閥體內鎖腔中的控制滑閥,控制滑閥兩端分別對稱設置有單向閥、絲堵,所述控制滑閥從中間一分為二,形成對稱的左閥芯、右閥芯,左閥芯與右閥芯之間的端面上分別設有相對稱的凸臺,或者僅在左閥芯或右閥芯的端面上設置凸臺,所述凸臺上套裝密封圈。[0006]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凸臺總高度比密封圈寬度小O. 1-0. 3mm。[0007]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密封圈為耐油密封圈。[0008]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密封圈內徑比凸臺外徑小0-0. 2_,或者大 0-0. 5mm。[0009]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密封圈外徑小于鎖腔內徑0-0. 5_。[0010]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控制滑閥外徑小于鎖腔內徑0-1. 0mm。[0011]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明顯優點[0012]本實用新型由于將原有的控制滑閥一分為二,設計成左右對稱的兩個閥芯,兩個閥芯之間的端面上分別設有凸臺,在兩凸臺上增設一個耐油密封圈,因為液壓鎖不工作或加油腔未完全開啟時,密封圈不受到壓力作用或受到很小的壓力作用,使得密封圈和鎖孔沒有摩擦力,當完全打開時,密封圈處于靜止狀態,膨脹量O. 1-0. 5_,此時只起密封作用, 所以密封圈使用壽命長,孔軸配合間隙也可以適當放大,以減少孔軸摩擦,大大延長控制滑閥使用壽命。
[0013]圖I為本實用新型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閥體I及設于閥體內鎖腔2中的控制滑閥3,控制滑閥3兩端分別對稱設置有單向閥4、絲堵5,所述控制滑閥3從中間一分為二,形成對稱的左閥芯31、右閥芯32,左閥芯31與右閥芯32之間的端面上分別設有相對稱的凸臺33、33^, 凸臺33、33'上套裝耐油密封圈34。[0015]所述凸臺33、33'的總高度比密封圈34寬度的小O. 15mm。[0016]所述密封圈34內徑比凸臺33、33'外徑小0-0. 2mm,或者大0-0. 5mm,以用作密封圈34的壓縮余量。[0017]所述密封圈34外徑小于鎖腔2內徑O. Imm,使其在鎖腔2內處于自由狀態。[0018]所述控制滑閥3外徑小于鎖腔2內徑O. Imm,以保證控制滑閥3在鎖腔2內靈活運動。[0019]工作時,左閥芯31向右閥芯32滑動,閥芯四周的液壓油向低壓流去。左閥芯31先碰到自由狀態的密封圈34,把密封圈34頂向右閥芯32,當左閥芯31、右閥芯32合并到一起后,在油液壓力的作用下打開回油腔的單向閥4,同時左閥芯31、右閥芯32把中間的密封圈 34擠緊,左閥芯31、右閥芯32和密封圈34之間的微量油液向四周膨脹,與鎖壁緊密配合, 以達到無內泄的目地。[0020]以上的具體實施方式
僅為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創作,凡在本創作的精神及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創作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無內泄雙向液壓鎖,包括閥體(I)及設于閥體內鎖腔(2)中的控制滑閥(3),控制滑閥(3)兩端分別對稱設置有單向閥(4)、絲堵(5),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滑閥(3)從中間一分為二,形成對稱的左閥芯(31)、右閥芯(32),左閥芯(31)與右閥芯(32)之間的端面上分別設有相對稱的凸臺(33、33'),或者僅在左閥芯(31)或右閥芯(32)的端面上設置凸臺(33),所述凸臺(33、33')上套裝密封圈(34)。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無內泄雙向液壓鎖,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臺(33、33')總高度比密封圈(34)寬度小O. 1-0. 3mmο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無內泄雙向液壓鎖,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34)為耐油密封圈。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無內泄雙向液壓鎖,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34)內徑比凸臺(33、33')外徑小 0-0. 2_,或者大 0-0. 5mm。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無內泄雙向液壓鎖,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34)外徑小于鎖腔(2)內徑0-0. 5_。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無內泄雙向液壓鎖,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滑閥(3)外徑小于鎖腔(2)內徑0-1.0_。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無內泄雙向液壓鎖,包括閥體及設于閥體內鎖腔中的控制滑閥,控制滑閥兩端分別對稱設置有單向閥、絲堵,所述控制滑閥從中間一分為二,形成對稱的左閥芯、右閥芯,左閥芯與右閥芯之間的端面上分別設有相對稱的凸臺,或者僅在左閥芯或右閥芯的端面上設置凸臺,所述凸臺上套裝密封圈。本實用新型完全無內泄,使用壽命長,便于加工,且維修方便及維修成本低。
文檔編號F15B13/01GK202811583SQ20122045873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1日
發明者周明嵩 申請人:周明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