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擠壓成型機,尤其涉及一種水平側向裝入式鋼管擠壓成型機。
背景技術:
目前的鋼管成型機,在裝入鋼管時一般從后端穿入,不利于較長鋼管及鋼管頭部已有異形體結構的鋼管的裝入,且一般采用后端頂緊防止鋼管后退的方式,在鋼管端部擠壓成型時,長鋼管會在中間產生彎曲,影響了鋼管平鍛精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牢固的固定鋼管,避免鋼管在平鍛時后退或彎曲,提高鋼管平鍛精度的快速擠壓成型機。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快速擠壓成型機,包括機架、擠壓成型油缸、頂鍛模、合模油缸、夾緊油缸、定位塊、上成型模、下成型模、上夾緊模和下夾緊模,所述擠壓成型油缸與機架固定連接,頂鍛模與擠壓成型油缸連接,所述下成型模與機架連接,上成型模與合模油缸固定連接,并位于下成型模的上方,下夾緊模與機架連接,上夾緊模與夾緊油缸連接,并位于下夾緊模的上方,定位塊位于工件的端部,并與機架連接,所述上夾緊模的上弧形槽的槽底設有凸起,下夾緊模的下弧形槽的槽底設有與凸起平配合使用的凹坑。
還包括液壓站,所述擠壓成型油缸、合模油缸和夾緊油缸均與液壓站連接。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首先將電鐓好的工件從側面水平放入下成型模和下夾緊模中,利用定位塊定位;合模油缸和夾緊油缸分別帶動上成型模和上夾緊模向下運動,與下模接觸合好模具;擠壓成型油缸帶動頂鍛模推進,使工件端部變形,充滿成型模,完成工序。當上夾緊模和下夾緊模夾緊工件時,上夾緊模的凸起和下夾緊模的凹坑可以使工件輕微彎曲,阻礙工件的后退,提高鋼管平鍛精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上夾緊模和下夾緊模夾緊工件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給出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參見圖1、2所示,一種快速擠壓成型機,包括機架1、擠壓成型油缸2、頂鍛模3、合模油缸4、夾緊油缸5、定位塊7、上成型模8、下成型模9、上夾緊模10和下夾緊模11,所述擠壓成型油缸2與機架1固定連接,頂鍛模3與擠壓成型油缸2連接,所述下成型模9與機架1連接,上成型模8與合模油缸4固定連接,并位于下成型模9的上方,下夾緊模11與機架1連接,上夾緊模10與夾緊油缸5連接,并位于下夾緊模11的上方,定位塊7位于工件的端部,并與機架1連接,所述上夾緊模10的上弧形槽101的槽底設有凸起102,下夾緊模11的下弧形槽111的槽底設有與凸起102平配合使用的凹坑112。
參見圖1所示,還包括液壓站12,所述擠壓成型油缸2、合模油缸4和夾緊油缸5均與液壓站12連接,液壓站12給三個油缸提供液壓油。
參見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首先將電鐓好的工件從側面水平放入下成型模9和下夾緊模11中,利用定位塊7定位;合模油缸4和夾緊油缸5分別帶動上成型模8和上夾緊模10向下運動,與下模接觸合好模具;擠壓成型油缸2帶動頂鍛模3推進,使工件端部變形,充滿成型模,完成工序。當上夾緊模10和下夾緊模11夾緊工件時,上夾緊模10的凸起102和下夾緊模11的凹坑112可以使工件輕微彎曲,阻礙工件的后退,提高鋼管平鍛精度。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