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嘧啶核苷類抗菌素和噻呋酰胺復配殺菌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用于防治水稻紋枯病、小麥紋枯病等 作物病害的嘧啶核苷類抗菌素和噻呋酰胺復配殺菌劑。
背景技術:
水稻紋枯病是水稻上常發性重要病害,長江以南稻區發生嚴重,以危害水稻葉片、 葉鞘從而使得葉片提早黃化枯死,水稻功能葉片受害后水稻不能正常抽穗從,導致結實率 和千粒重下降,從而影響水稻產量。水稻紋枯病在整個水稻生育期內均可發病,在長江流域 以7 9月份發病最重。我國水稻紋枯病的防治主要應用井R霉素、三唑酮、禾穗寧、稻豐 靈等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噴霧防治。但單用這類殺菌劑在防治水稻紋枯病時的共同的缺陷 是防治效果不好,也不太穩定。由于水稻紋枯病在水稻分蘗期至抽穗成熟期只要溫度、濕度 適宜均可發生,發生期長,而防治藥劑的防治效果也不太理想,這樣就需要多次、加量噴藥, 以維持對水稻紋枯病的控制效果。這樣增加了農民生產成本,也加大對環境影響,同時也對 農產品質量構成較大影響。小麥紋枯病近年已成為我國麥區常發病害。小麥受紋枯菌侵染后,在各生育階段 出現爛芽、病苗枯死、花稈爛莖、枯株白穗等癥狀。爛芽芽鞘褐變,后芽枯死腐爛,不能出土 ; 病苗枯死發生在3 4葉期,初僅第一葉鞘上現中間灰色,四周褐色的病斑,后因抽不出新 葉而致病苗枯死;花稈爛莖拔節后在基部葉鞘上形成中間灰色,邊緣淺褐色的云紋狀病斑, 病斑融合后,莖基部呈云紋花稈狀;枯株白穗病斑侵入莖壁后,形成中間灰褐色,四周褐色 的近圓形或橢圓形眼斑,造成莖壁失水壞死,最后病株因養分、水分供不應求而枯死,形成 枯株白穗。此外,有時該病還可形成病侵交界不明顯的褐色病斑。近年,由于品種、栽培制 度、肥水條件的改變,病害逐年加重,病區由南向北不斷擴大。發病早的減產20%-40%,嚴 重的形成枯株白穗或顆粒無收。我國小麥紋枯病的防治主要應用井R霉素、三唑酮、三唑醇 等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噴霧防治。但單用這類殺菌劑在防治小麥紋枯病時的共同的缺陷是 防治效果不好,也不太穩定。嘧啶核苷類抗菌素又叫農抗120,是一種堿性核苷類農用抗生素,其殺菌原理是直 接阻礙植物病原菌蛋白質的合成,導致病菌死亡。以預防保護作用為主,兼具一定的治療作 用。可用于防治瓜類、煙草、果樹、花卉、大白菜、番茄、西瓜、水稻、小麥等作物的白粉病、黑 斑病、銹病、疫病、枯萎病、炭疽病、紋枯病等病害。對人、畜低毒,無殘留,不污染環境,對作 物和天敵安全,并有刺激植物生長的作用。大量的生物學活性研究表明噻呋酰胺又稱噻氟菌胺(thifluzamide),是噻唑羧 基N-苯酰胺類高效內吸性殺菌劑。適于在水稻、小麥等作物上,用于防治紋枯病等多種病 害,噻呋酰胺屬低毒殺菌劑,24%噻呋酰胺懸浮劑大鼠急性口服及兔急性經皮LD50大于 5000毫克/千克。無致畸、致突變、致癌作用。其適用于葉面噴霧、種子處理和土壤處理 等多種施藥方法,是防治水稻、花生、棉花、甜菜、馬鈴薯和草坪等多種作物病害的優秀殺菌 齊U。主要用于水稻、小麥等作物,防治水稻、小麥紋枯病。2. 24%噻呋酰胺懸浮劑是噻唑羧基N-苯酰胺類殺菌劑,具有很強的內吸傳導性,可防治多種植物病害,特別是擔子菌絲核菌屬真菌所引起的病害。其缺點是價格昂貴,使用成本高。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設計提供一種持效性長、防治效果 好、速效快且成本低的防治水稻紋枯病、小麥紋枯病的啶核苷類抗菌素和噻呋酰胺復配殺 菌劑的技術方案。所述的一種嘧啶核苷類抗菌素和噻呋酰胺復配殺菌劑,其特征在于含有嘧啶核苷 類抗菌素0. 1 50 %,噻呋酰胺0. 1 70 %。所述的一種嘧啶核苷類抗菌素和噻呋酰胺復配殺菌劑,其特征在于嘧啶核苷類抗 菌素的含量為0. 5 45%,噻呋酰胺的含量為0. 5 65%。所述的一種嘧啶核苷類抗菌素和噻呋酰胺復配殺菌劑,其特征在于嘧啶核苷類抗 菌素的含量為0. 5 40%,噻呋酰胺的含量為0. 5 40%。所述的一種嘧啶核苷類抗菌素和噻呋酰胺復配殺菌劑,其特征在于嘧啶核苷類抗 菌素的含量為0. 5 30%,噻呋酰胺的含量為1 30%。所述的一種嘧啶核苷類抗菌素和噻呋酰胺復配殺菌劑,其特征在于嘧啶核苷類抗 菌素的含量為1 20%,噻呋酰胺的含量為2 25%。所述的一種嘧啶核苷類抗菌素和噻呋酰胺復配殺菌劑,其特征在于嘧啶核苷類抗 菌素的含量為1 15%,噻呋酰胺的含量為2 20%。所述的一種嘧啶核苷類抗菌素和噻呋酰胺復配殺菌劑,其特征在于嘧啶核苷類抗 菌素的含量為2 10%,噻呋酰胺的含量為2 15%。所述的一種嘧啶核苷類抗菌素和噻呋酰胺復配殺菌劑,其特征在于嘧啶核苷類抗 菌素的含量為4 8%,噻呋酰胺的含量為5 15%。所述的嘧啶核苷類抗菌素為已知物質,由陜西綠盾生物制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和 提供。所述的噻呋酰胺為已知物質,由美國陶氏益農公司生產和提供。所述的一種嘧啶核苷類抗菌素和噻呋酰胺復配殺菌劑可與現有常規助劑及填充 配制成常規的農藥劑型,如可濕性粉劑、懸浮劑等等。所述的一種嘧啶核苷類抗菌素和噻呋酰胺復配殺菌劑用于防治水稻紋枯病的方 法為在水稻紋枯病發生初期,按照每公頃中嘧啶核苷類抗菌素和噻呋酰胺總量10 400 克的用量兌水450 900千克噴粗霧。所述的一種嘧啶核苷類抗菌素和噻呋酰胺復配殺菌劑用于防治小麥紋枯病的方 法為在小麥紋枯病發生初期,按照每公頃中嘧啶核苷類抗菌素和噻呋酰胺總量10 400 克的用量兌水450 900千克噴粗霧。上述的一種嘧啶核苷類抗菌素和噻呋酰胺復配殺菌劑將嘧啶核苷類抗菌素與噻 呋酰胺復配在一起,利用了噻呋酰胺對病菌抑制或殺死病菌的作用和農用抗菌素對病菌的 治療作用,本發明對水稻紋枯病、小麥紋枯病防治效果好,經田間試驗其防治率可達到98% 以上;持續性強,防治水稻、小麥紋枯病用藥后14天,其防治率可達到93%以上;生產成本 低,比單獨使用噻呋酰胺降低50%以上。
本發明中涉及的配比均為有效成分的純物質的重量百分比。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通過具體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本發明的復配農藥可采用以下配比進行生產配方一嘧啶核苷類抗菌素0. 1%,噻呋酰胺70%。配方二 嘧啶核苷類抗菌素0. 5%,噻呋酰胺65%。配方三嘧啶核苷類抗菌素0. 5%,噻呋酰胺40%。配方四嘧啶核苷類抗菌素1%,噻呋酰胺25%。配方五嘧啶核苷類抗菌素3%,噻呋酰胺9%。配方六嘧啶核苷類抗菌素5%,噻呋酰胺10%。配方七嘧啶核苷類抗菌素7%,噻呋酰胺13%。配方八嘧啶核苷類抗菌素10%,噻呋酰胺15%。配方九嘧啶核苷類抗菌素12%,噻呋酰胺13%。配方十嘧啶核苷類抗菌素45%,噻呋酰胺1%。配方十一嘧啶核苷類抗菌素50%,噻呋酰胺0. 1 %。配置工藝為一可濕性粉劑按上述比例將嘧啶核苷類抗菌素和噻呋酰胺混合,然后加入常規助 劑十二烷基萘磺酸鈉、荼磺酸甲醛、白炭黑、輕鈣等,充分混合后,經過超細粉碎機粉碎后, 既得到可濕性粉劑。二懸浮劑按上述比例將嘧啶核苷類抗菌素和噻呋酰胺混合,然后加入常規助劑甲 基萘磺酸鈉甲醛縮合物、白碳黑、乙二醇、硅酮、水,在砂磨機中,進行碾磨,既得到懸浮劑。一、離體生物活性試驗離體生物活性測定均采用含毒介質方法,即在PD~培養基中分別加入定量的供試 藥劑(試驗劑量按有效成分計),冷卻后接種測試病原菌,在25°C黑暗條件下培養。待空白 對照菌落直徑生長至40 50mm時,分別測量不同處理的菌落生長直徑,計算各處理的抑菌 率和ECso值。試驗結果混劑的離體生物活性明顯高于兩個對照單劑,具有明顯的增效作 用,詳見實例1 2。實例1 水稻紋枯病
25%可濕性粉劑(配方九)
10010096. 6567.6745.770.091
4% 啼麵類―素水劑^T98.6384.4657.0835.12O^^
240姆_夫_ 浮劑^T99.6992.3561.5639.320.110實例2小麥紋枯病 經試驗,本發明中的其他配方進行離體生物活性測定,也能達到與配方六和九相 同的技術效果。二、田間防治效果試驗試驗田間條件下進行,試驗作物的栽培管理按常規農業生產。田間藥效測定的供 試藥劑均設3個劑量,設不施藥的空白對照,4次重復。試驗在田間未發病或發病初期施藥, 施藥器械為背負式手動噴霧器。自然發病,在不施藥的空白對照充分發病時進行結果調查。 病害分級、防效計算方法均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試驗 結果表明嘧啶核苷類抗菌素和噻呋酰胺復配殺菌劑對病害具有非常優異的防治作用,詳見 實例3 4。實例3 20 %懸浮劑對水稻紋枯病的田間防效(配方七) 實例4 12%懸浮劑對小麥紋枯病的田間防效(配方五) 施藥量g/hm2藥后7天藥后14天 經試驗,本發明中的其他配方進行田間防治效果試驗,也能達到與配方五和七相 同的技術效果。
權利要求
一種嘧啶核苷類抗菌素和噻呋酰胺復配殺菌劑,其特征在于含有嘧啶核苷類抗菌素0.1~50%,噻呋酰胺0.1~70%。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嘧啶核苷類抗菌素和噻呋酰胺復配殺菌劑,其特征在于嘧 啶核苷類抗菌素的含量為0. 5 45%,噻呋酰胺的含量為0. 5 65%。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嘧啶核苷類抗菌素和噻呋酰胺復配殺菌劑,其特征在于嘧 啶核苷類抗菌素的含量為0. 5 40%,噻呋酰胺的含量為0. 5 40%。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嘧啶核苷類抗菌素和噻呋酰胺復配殺菌劑,其特征在于嘧 啶核苷類抗菌素的含量為0. 5 30%,噻呋酰胺的含量為1 30%。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嘧啶核苷類抗菌素和噻呋酰胺復配殺菌劑,其特征在于嘧 啶核苷類抗菌素的含量為1 20%,噻呋酰胺的含量為2 25%。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嘧啶核苷類抗菌素和噻呋酰胺復配殺菌劑,其特征在于嘧 啶核苷類抗菌素的含量為1 15%,噻呋酰胺的含量為2 20%。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嘧啶核苷類抗菌素和噻呋酰胺復配殺菌劑,其特征在于嘧 啶核苷類抗菌素的含量為2 10%,噻呋酰胺的含量為2 15%。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嘧啶核苷類抗菌素和噻呋酰胺復配殺菌劑,其特征在于嘧 啶核苷類抗菌素的含量為4 8%,噻呋酰胺的含量為5 15%。
全文摘要
一種嘧啶核苷類抗菌素和噻呋酰胺復配殺菌劑,屬于農藥技術領域。含有嘧啶核苷類抗菌素0.1~50%,噻呋酰胺0.1~70%。上述的一種嘧啶核苷類抗菌素和噻呋酰胺復配殺菌劑將嘧啶核苷類抗菌素與噻呋酰胺復配在一起,利用了噻呋酰胺對病菌抑制或殺死病菌的作用和農用抗菌素對病菌的治療作用,本發明對水稻紋枯病、小麥紋枯病防治效果好,經田間試驗其防治率可達到98%以上;持續性強,防治水稻、小麥紋枯病用藥后14天,其防治率可達到93%以上;生產成本低,比單獨使用噻呋酰胺降低50%以上。
文檔編號A01N43/78GK101856026SQ20101018490
公開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27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27日
發明者倪烈, 張光來, 褚小麗 申請人:浙江省桐廬匯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